首页

〖H.P.L栖心之栈〗

时间:2025-05-25 20:34:31 作者: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已培养千余名获得中丹双学位国际化人才 浏览量:88869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获悉,设在该校的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十余年来已培养1000余名获得中丹双学位的国际化人才,成为两国科教文化合作的一面旗帜。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活动在北京怀柔的国科大中丹中心/中丹学院顺利举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丹绿色创新日”近日在北京怀柔的国科大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和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同步举行,国科大副校长王艳芬在哥本哈根会场开幕式上致辞时回顾中丹科教中心的发展历程,透露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相关情况。她表示,围绕《中丹绿色联合工作方案(2023-2026)》,中丹双方将在环境、气候和绿色技术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随后,王艳芬代表国科大与丹麦清洁科技集群(CLEAN Denmark)签署合作备忘录。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活动包括中丹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中丹绿色发展论坛和中丹青年交流论坛,两国专家学者以及青年学生分别分享在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与经验,围绕绿色政策与技术实践展开讨论,并举行2025大学创业世界杯启动仪式。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2025大学创业世界杯举行启动仪式。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据了解,中丹学院是由国科大与丹麦高等教育和科学部及丹麦8所大学共同发起创建的科教合作平台,旨在发展和加强中丹之间的教育合作,增加中丹两国学生及科研人员的交流互动。作为中国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丹学院承担着中丹中心的教育功能,致力培养拥有跨学科思维、具备创新意识、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与创业高端人才。

  国科大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接受媒体采访介绍说,中丹学院每年来自欧洲教授的规模稳定在200人次,提供水与环境、神经科学与神经影像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创新管理、生命科学工程与信息学、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食品与健康等全日制英语授课的硕士项目,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并能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国科大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为中丹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作总结。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她指出,下一步,中丹学院要面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全球面临重大挑战的能源、气候变化、生命健康等领域,加大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力度,并进一步推动合作成果转化。

  2025年是中国与丹麦建交75周年以及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签订40周年,“中丹绿色创新日”活动在此背景下举行,既展示中丹科技合作成果,也为两国未来加强可持续发展等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安徽黄山西海大峡谷结束“冬休”恢复开放

从实际情况看,国家秘密可以因保密期限已满,而自行解密,也可以因具体工作需要,经审核提前解密。但是,解密并不意味着公开。新修订保密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机关、单位应当依法对拟公开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查,遵守国家保密规定。也就是说,解密后的资料需要公开的,应当经过保密审查后方可公开。

一群随苏翊鸣踏上雪板的“娃娃兵”

憨莉做凉皮的手艺源于她的外婆。外婆一家1958年从外地来到新疆后定居石河子,把从山东做凉皮的手艺传授给憨莉的妈妈。吃着外婆和母亲做的凉皮长大的憨莉,笑称这是她和凉皮的缘分。这门手艺也让憨莉的生活发生着改变。

从“-1”到“311” 数读奥运中国体育代表团

毕节大方4月10日电 (杨茜 罗继秀)“我自己种植天麻近8年了,今年种植了400余亩,一年收入可超过40万元。我还在安乐乡的合作社里工作,做菌种,一年下来还能再增加10万元的收入。”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八堡乡农户赵刚笑眯眯地说。

A股光伏设备板块周五大涨逾9%

齐白石和黄永玉都是家喻户晓的画家。2024年适逢齐白石先生诞辰160周年,黄永玉先生诞辰100周年,两位艺术家同为湖南人,诞辰相差一个甲子。据介绍,此次展览策划由齐白石联想到时逢百年诞辰的黄永玉,这两位湖南同乡,年龄相差整整一个甲子,虽其所处时代、人生阅历、思想境界、绘画风格等方面迥然不同,但他们都是令人尊敬、广受欢迎的著名画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曾创作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动物题材的艺术作品。而“萌生”这个展览恰好要从“动物”话题展开,于是就有了齐白石与黄永玉在本次展览中的“同框”。“萌生”,聚焦于动物题材,一则旨在留帧齐白石先生与黄永玉先生创作的艺术形象,一则旨在致敬二位先生常青的艺术生命与不朽的艺术精神。由此,“从齐白石到黄永玉”的定位并非着眼于美术史的发展历程,更非落脚于艺术史的研究观点,而是基于纪念性的主题选粹。

伊春公安护送40名游客平安返程

本届大赛重点围绕“智慧·安全·环保”三大主题,关注前沿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健康等领域的科研应用与普及,考查青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能力,设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两类项目。其中,创意作品项目面向大学组和中学组分别设置“人机协作”和“未来校园”命题,科普实验项目面向中学组设置“未来太空车”命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